您的位置: 首页 >校园新闻> 详细内容

太湖格致中学:深耕课堂研教法,赋能成长共前行 —— 经开区数学基地第十七次教研暨严艳、何勇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活动

来源:太湖格致中学 发布时间:2025-09-23 09:15:26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为加速青年教师专业能力进阶,持续深化初中数学核心课型研究,搭建区域教师交流互鉴平台,9 月 18 日下午,无锡经开区初中数学学科基地第十七次教研活动与经开区严艳、何勇名师工作室第二次集中研修活动 “双会融合”,在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举行。来自经开区各初中校数学青年教师、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一堂,以 “有理数的除法” 为教研载体,共探教学创新路径,共话育人提质良方。

本次研修以 “同课异构” 为核心环节,周同全、鞠平、张小鸥、宁蒙蒙四位教师围绕《有理数的除法》一课,在两个微格教室同步开展教学,虽课题一致,却呈现出风格迥异、各有亮点的课堂形态,为现场教师带来一场丰富的教学视听盛宴。

周同全老师的课堂以 “逻辑严谨、层层递进” 为鲜明特色。教学伊始,他从学生熟悉的 “温度变化”“路程计算” 等实际问题切入,自然引出有理数除法的数学概念,随后通过一连串启发性问题,引导学生自主探究、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。课堂上,周老师板书工整有序,重难点标注清晰,语言简洁有力却不失亲和力,不仅精准把控教学节奏,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,让严谨的数学课堂兼具思维深度与互动活力。

鞠平老师则擅长以 “生活化情境” 点燃学生学习兴趣。课堂开篇,她通过 “苏超联赛”这一大家熟悉的案例,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结,瞬间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。教学过程中,鞠老师采用小组讨论、即时抢答、上台演示等多元互动形式,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算理推导;同时,她注重情感渗透,对学生的每一次尝试都给予及时鼓励,充分彰显 “以生为本” 的教学理念,课堂氛围活跃而高效。

宁蒙蒙老师的课堂则以 “亲切自然、注重生成” 打动在场师生。她从学生已有的小学除法知识和初中有理数乘法知识出发,通过 “旧知回顾 — 猜想验证 — 归纳总结” 的路径,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重构。课堂上,宁老师教态温和,始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、主动上台尝试解题,对于学生推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她不急于纠正,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、共同探讨,让课堂生成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源,充分体现了 “学生为主体、教师为主导” 的教学思想。

张小鸥老师的课堂凸显 “结构清晰、注重过程” 的优势。她以精心设计的 “问题链” 为教学主线,从 “小学除法与有理数除法的联系” 入手,逐步引导学生思考 “负数参与除法时的运算规律”“除法与乘法的转化关系”,层层深入破解教学难点。张老师语言表达准确流畅,板书设计层次分明,将 “有理数除法法则” 的推导过程、注意事项、典型例题系统呈现;同时,她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,通过动态演示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,让知识的生成过程直观可见,课堂教学实效显著。

四节精彩的展示课结束后,研修活动进入互动评课环节。在严艳老师的组织下,与会教师围绕四节课的教学设计、课堂实施、学生反馈等维度展开深入研讨,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而务实。

参与评课的教师纷纷表示,四位授课教师虽教学风格不同,但均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鲜明的教学特色:周同全老师的 “逻辑推导” 凸显数学学科的严谨性,鞠平老师的 “生活情境” 让数学学习更具温度,张小鸥老师的 “问题链设计” 有效提升学生思维深度,宁蒙蒙老师的 “生成性教学”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。同时,老师们也从 “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练习梯度”“怎样更好地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” 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,实现了 “听课 — 评课 — 共同成长” 的教研目标。

为进一步深化本次研修主题,推动教师对 “有理数的除法” 及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的深度理解,两个工作室的主持人严艳、何勇老师分别带来专题讲座,与青年教师做经验分享。

何勇老师以《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中情境引入的实践与思考》为题,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,系统阐述了 “情境引入” 在数学新授课中的重要价值。他指出,优质的情境设计需满足 “贴近学生生活、契合教学目标、能够自然引出数学问题” 三大核心要素,既要避免 “为情境而情境” 的形式化设计,也要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探究欲望。讲座中,何勇老师还分享了 “用‘校园跑道长度测量’引入线段计算”“用‘手机套餐选择’引入一次函数” 等多个实用案例,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、可操作的情境设计思路。

严艳老师则聚焦 “结构教学”,以《整体关联中进行结构教学》为题,对 “有理数的除法” 一课进行深度课时解读。她强调,数学知识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,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,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认知结构,避免碎片化学习。针对 “有理数的除法”,严艳老师从 “与有理数乘法的逆运算关系”“与小学除法的衔接与拓展”“在整个有理数运算体系中的地位” 三个维度,梳理知识脉络,为教师们提供了 “从整体视角设计教学” 的具体方法,让在场教师对 “结构教学” 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
活动最后,工作室成员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总结。他们表示,本次活动通过 “同课异构展课 — 互动评课研讨 — 专家讲座引领” 的三段式设计,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、交流学习的平台,更聚焦 “有理数的除法” 这一具体课型,深入探讨了数学教学中情境设计、结构教学、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等关键问题,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能力的提升。

未来,区数学学科基地和区数学名师工作室将继续以 “课型研究” 为抓手,以 “青年教师培养” 为核心,常态化开展集中研修、专题研讨,持续推动区域初中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,为培养更多优秀数学教师、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贡献力量。(撰稿 | 朱  蓉)

3018268a7f56447d8d98087c646e9048.jpg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